设置

关灯

36.3 追利造亡,逐希而生 (2 / 12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但是怎么动员呢,依靠着挨家挨户地去传达命令,阐述跟着干的好处,以及不跟着干的坏处?——在一千人以下的社会中可以这样干。但是在数万人的社会结构中,就存在信息不透明了。下无法对上传达信息,上对下动员力也随之减弱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入城市时代的政府急需一种恒准数字化的东西,驱动各个阶层。

        货币应运而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带来的效果嘛,统治者们治理突然就从外科手术的精细化操作,变成了游戏中补血条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 【例如一个人(社会)受伤,原本是伤在哪里,需要输血还是缝合,有各种复杂的处理。而这时候,(社会)突然变成游戏中数字化的血条了,只要填补数字化东西(资金)到伤口,这个伤口就能(商人经济活动来辅助建设)自愈。】

        但是问题也就来了,随着社会进一步复杂化,这种靠着血条模式调理、莽夫自愈的方式最终会失效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货币挂钩的抵押物,在复杂化社会中,价值不恒准了。——一个在各阶层无法恒准价值的货币体系,必然失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点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就看到了土地的价格越来越走高,粮食在丰收季和青黄不接阶段,价格剧烈波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背后,是货币无法调配各个阶层的需求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