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42 君臣自古固多疑 (2 / 9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“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。赵氏豪富,族中之肆店遍布州郡,卿可索要市肆一二,坐地收钱,岂不快哉?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嘉以为然,连连点头,说道:“不瞒君侯,嘉正有此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卿名重赵地,至今却未得举孝廉,我本想明年通过志才、公宰,请托赵相,举卿孝廉,但老实说,新来的这位赵相,我与他素昧平生,无有交情,对此没有多少把握,卿正可借此机会向赵家求索孝廉,以赵家之势,为卿得一赵地孝廉轻而易举。”荀贞顿了顿,又道,“以赵氏家势,不但为卿得孝廉易,便是为卿得一孝廉郎亦不难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郡人口不足二十万,两年举一孝廉,前年的孝廉被邯郸荣得了,今年不得举,过了今年,明年就可以再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荀贞建议程嘉向赵家索要“孝廉郎”这一番话,既是实话,又是权数。

        实话是他的确有意明年为程嘉请托,试试看能不能给他弄一个赵郡孝廉。

        权数是“向赵家求索孝廉郎”这几句是他故意说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昨暮得於毒之报,获知李鹄登程嘉门,晚上思之,判断出这应是赵然要收买程嘉,而如果赵然要收买程嘉,赵然能给出的最大筹码就是许诺程嘉一个“孝廉郎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朝崇尚经学、德行,故“孝廉郎”被视为是仕进之正途。孝廉郎就是先被举为孝廉,继被选入五官、左、右三署为郎。一旦为孝廉郎,仕途从此坦顺。三署郎是朝廷的备用吏员,平时被朝廷养在三署,学习吏事,朝中、地方如有中低级吏职的空缺时,其中的优秀者就会选拔擢用、出补缺职,而在三署郎中,孝廉郎是最上等的,不但在出补为吏时被任命的品秩高,留朝廷则补尚书郎、谒者、议郎等职,外放之则为县令长、侯国相,而且有优先补吏的特权。

        早前荀贞在颍川为郡吏时,郡上计掾郭图就一直想入三署为郎,郭图尚还不是孝廉,不是孝廉都想入三署郎,何况孝廉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