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48 袁太尉满门被斩 贾文和献策分击 (2 / 6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其一,是因为王允。

        天子二月十七离开的洛阳,三月初五到了长安,从行的大臣们中,名位高远的有之,品爵尊贵的有之,而如论“名实兼备”,既有高名、贵位,又有实权的,现下却唯王允一人而已,王允现为司徒,同时是尚书令,司徒乃是三公之一,仅在太尉之下,地位尊高,尚书令掌尚书台,是朝中最有实权的职位,现在长安朝中内外的大小事宜皆委之於王允,他外理朝政,内谋王室,行事举动有大臣之风,极得朝臣和天子的倚仗,是而今长安朝中不折不扣的第一人,——那么说了,如杨彪、黄琬等等这些士族中的名士,都先后被董卓贬压,王允也是一个素有清正刚直之名的名士,却为何能坐到如此高位?无它缘故,只因他与杨彪、黄琬等人的行事作风不同,他一向对董卓曲意逢迎,阿谀拍马,假装服从,所以博取到了董卓的信任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允既得到了董卓的信任,而荀爽曾为他昔日的“下吏”,荀爽前些时有一封信写给荀贞,又在信中隐晦地提到,说他正与王允、何顒等人密议,欲共举诛董之事,换言之,这也就是说,荀爽和王允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,两人乃是“一党”,那么有了王允在外打掩护、说好话,董卓就算对荀贞不满,想来应也不会连累到荀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二,是因为荀爽本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党锢之时,荀爽亦受其害,在禁锢之列,远遁汉滨十余年,这么多年,他眼见耳闻,亲身经历了激烈、血腥的朝中政斗,早就深知进退隐晦之道,又精研《易》,是当代有名的一个易学大师,更是明了明哲保身之术,所以在表面上,他对董卓也一直都是并不刻意针对,有时还会“从权”,如王允一样,奉迎董卓两句,故而,董卓也并不是很厌恶、痛恨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三,那便是因为荀贞派去保护荀爽的卫士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荀贞因知袁氏满门被诛之事,早有荀爽或会受到自家牵累之忧,故此早早的,就精选了些勇猛忠心的死士,特意派去给荀爽和陈纪,分为他两人的护卫,一旦事有不测,在这些死士的护卫下,即便外有群敌包围,他两人也是会有逃出生天的机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荀攸、荀彧对顾一眼,两人心里都同意戏志才的判断,面上忧色略收。

        戏志才沉吟片刻,对荀贞说道:“袁氏被诛五十余口,此固人间惨事,可是君侯,君侯与孙将军一直在谋议二次讨董,我窃以为,单对讨董而言,袁氏被诛未尝不是个机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荀贞说道:“志才你是说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