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117 袁本初议废天子 戏志才笑其无谋 (2 / 4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荀贞点了点头,问戏志才,说道:“志才,卿何见也?”

        戏志才轻笑了一声,说道:“观袁本初此信,满篇读下来,我只看到了两个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哪两个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‘无谋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袁氏四世三公,为国所重,当董卓乱朝之时,天下志士无不跷足以望之,何以?无它,唯望袁氏可解国难、扶汉室而已,不辞千里而奔从袁本初者如云。山东起兵,共讨董卓,袁本初为盟主,怀国仇家恨,而却安兵不动,已失天下人望,今其复又欲行废立事,可笑可笑!”

        却原来,袁绍此信中,讲的不是别事,正是他想要废掉当今天子,改立刘虞为帝。袁绍在信中说:我与韩文节共谋长久之计,要使海内见中兴之主,如今长安名义上有幼君,却不是汉家血脉,而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,如何信得过他?以我与韩文节之见,当前应举二事,一则派兵驻守关津要塞,使董贼衰竭而亡,二来便是东立圣君,如此,太平之日指日可待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信末,袁绍询问荀贞的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初灵帝末,灵帝喜欢幼子刘协,想立为太子,可一直没能立成,灵帝驾崩后,他的嫡长子刘辩继位登基,便是后世所说的“少帝”,刘辩的舅舅是何进,所以刘辩是得到何进、袁绍等支持的,可最终刘辩却被董卓废黜,刘协登基成为了当今的新天子。可以这么说,刘协的这个帝位本来就是没有得到袁绍和一些士人的认可的,那么袁绍在这个时候,提出废掉刘协,改立天子,看起来好像是“不可思议”、“胆大妄为”,可从袁绍和那些本就不认可刘协的士人们的角度去看,却也是顺理成章,可以理解的。至於袁绍信中所说:长安的今天子不是“不是汉家血脉”云云,这显是污蔑之词,只是为了给废立天子找到一个借口。

        袁绍以己度人,他觉得他不认可刘协,韩馥亦同意他的观点,那么他就认为荀贞做为“士人一党”,做为“袁党”的一员,应该也是会同意他的这个建议的,所以写了这封信来,虽是在信末“礼貌客套”地“询问荀贞的意见”,而实际上他是期望能得到荀贞的“支持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