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136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(三) (2 / 4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东阳县外原本只有一处兵营,即刘备的屯军营地,随着刘邓、张飞等的相继来到,这些后来的兵马有的进驻到了刘备营中,暂与刘备部共居一营,有的则另外建造了营地,时至於今,东阳县周边已总计有了五处军营,四个步兵营,一个骑兵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五个军营,只有一个是在东阳县东,其余的四个都是在东阳县西。

        东阳县西的这四个军营,离东阳最远的是刘邓、潘璋营,——潘璋部兵马不多,被调到东阳前,他又专门赶去郡府,进见荀贞,恳请荀贞让他做此战的先锋,因而荀贞就把他和刘邓部安排在了一处,他两人的营地离东阳约有二十四五里,离东阳最近的是张飞的骑兵营,说是离东阳最近,距东阳亦有十五六里之远,——东阳向西不到五十里便是下邳国的盱台县境,也就是说,刘邓、潘璋这两支人马现在距离下邳国界只有二十来里地,甚至比离东阳还近。

        许仲、乐进、赵云将到的消息,刘邓、潘璋於昨日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吃过午饭,刘邓瞧了瞧帐外的日晷,见已过午时,遂令亲兵去请潘璋来见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多时,潘璋来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文珪,天已过午,我这就要去东阳县迎许将军和乐相,兵营事宜,暂就交你来管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潘璋身披铠甲,腰着佩剑,立在刘邓席前,行了一个军礼,大声应道:“校尉自请去,营中有璋,定然无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——讨董时,为激励士气,荀贞曾经一举表了十七个文武部属为校尉,当时本该应有刘邓亦在其列的,只是因刘邓嫌新卒没有战斗力而不肯统带,遂便罢了,直至战末,刘邓仍还是一个曲军侯,后来战罢,论功行赏,刘邓功高,理应拔擢,荀贞遂把他表为了讨贼校尉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