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44 以退为进荀愔说 (2 / 4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李通不解其意,心道:“荀氏家在颍阴,何来在郎陵凭吊先人遗迹?”略一转思,又想道,“莫不是荀氏祖上有人曾在此为官?”他到底年轻,早年又是一个好游侠的,不好典故,对过去的事情不太熟知,因便问道:“先生此话怎讲?敢问可是先生的祖、父尝任官在此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吾祖曾任郎陵侯相,吾从父亦曾任郎陵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郎陵本为侯国,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,颍川郏县人郎陵侯臧宫的封邑,传袭数代,到了臧宫的曾孙臧松时,因为臧松与母分家,不孝,故而国除,於是,郎陵乃由侯国又变回成了县。荀淑曾出任过郎陵侯相,在任时,莅事明理,称为“神君”,八龙里的大龙,也即荀悦之父荀俭后来也曾在郎陵为官,不过那个时候郎陵已改回成了县,是以他时任的官职叫做郎陵长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通闻之,说道:“我竟不知先生的祖与从父曾在此县为长,若是知道,必早凭吊二位先贤遗存下来的名迹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荀淑任郎陵侯相已是七八十年前的事儿了,荀俭任郎陵长距今差不多也有五十年之久了,李通在郎陵,又很少进县内,稀见县父老,大多时间都是在县外的营寨中,对此不知也是正常。

        李通虽然不是郎陵人,但从聚众自守以来,他在郎陵已经好几年了,他的家乡江夏平春又与郎陵接壤,说一下荀淑、荀俭曾在郎陵为官的事儿,可以拉近点和他间的关系,这是荀愔的目的。也确是因此,荀愔注意到李通对他的态度亲近了些许,便又笑道:“足下起兵於郎陵至今,不过区区数年,而威震汝南、江夏间,保全百姓众矣,英雄俊才,不过如此。想来若干年后,足下现在的这个营寨,也必会有后人前来凭吊,以缅怀足下全民为国的功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功名富贵,快意当下,是人之所欲,建功立业,名留后世,亦是人之所欲,对李通这样年纪轻轻就名声远播的“英俊”来说,尤其后者是更想得到的,听了荀愔的话,李通心中欢喜,谦虚地说道:“先生谬赞,通焉敢有此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听说足下本是与足下的郡里人陈君共起兵於郎陵,后来似是出了些什么事情?以致陈君不幸遇害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通叹了口气,说道:“陈君德操优著,而唯因仁厚,不幸为其妻弟陈郃所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