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684章 棉纺织机 (2 / 3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这就又涉及到两个问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弹棉花,还有棉纺织。

        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,虽然后世里在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,但是年纪大一些的人都会对“弹棉花”有着清晰的记忆。随着一声声弦响、一片片花飞,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,仿佛就是一种魔术,让孩子们惊讶不已。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,生意应接不暇。后来随这技术的先进,手工弹棉花已经不多见了,但是在比较偏远的村落,还是会有手工弹棉花的存在,一种十分简单,依靠人手,用弓弦似的弹面工具,用榔头敲击弓弦,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,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,以固定棉絮。纱布好后,用木制圆盘压磨,使之平贴,坚实、牢固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夏鸿升所支教的村子,正就是那极其偏远之山区啊!

        曾近自己支教的时候,教育局给发的被子硬的不行,只好自己找地方给弹一下,黑心棉也得盖着舒服些是呗……算了,心酸往事不要再提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夏鸿升所想要做出来的,却不是这种弹棉花的工具。

        使用这种工具弹棉花,太慢,效率太低,一个人一天下来,能弹出来八九斤棉花就算是多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夏鸿升想要做出来的,是在那个村落这种所见到的另外一种弹棉花的工具木箱式弹花车。

        原理其实跟那个差不多,但是是将棉花盛入木箱,侧边有木轮,通过牲畜拉动木轮,使棉花在木箱中得到快速的弹动。这种木箱式的弹花车,一人一天下来能弹出来两百多斤棉花来,极大的提高了效率。

        听村里用木箱弹花车给村里人弹棉花的老人说,她那木箱弹花车还是古董,是清朝留下来的。夏鸿升眼馋了老久,后来才听说她家那清朝的老古董,早就在****的时候被砸了。这个是后来她老头子担心自己去的早,她没有了营生过不成,所以又给做的。老太太糊涂了,给搅浑了。不过,老头子的未雨绸缪显然是高明了。老头子大她许多,过世的早,这老人就靠着这木箱弹花车,养活了七八个儿女,如今依然在为村人服务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