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
关灯

第68章 老师,我喜欢画画! (3 / 5)

还不赶快来体验!!!

        可单单凭借这些,所画出来的有关竹子的国画,最多也只能被严厉到苛刻的徐礼永老师评价为“垃圾”而已,因为一幅用完美技巧画出来的画,终究只是一幅画,一件死物!

        只有当画中融入精气神,融入属于作者本身对生命对世界的感悟之时,它才有了神韵,它才会真正成为一幅传世之作!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真正永远传承下去的名作实在太难得了,而临摹的赝品,哪怕足以假乱真,却永远也无法达到原作的高度,正是由于它本身没有原作者的精气神!

        诗曰: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粹然无疵瑕,岂复须人为。君看古彝器,巧拙两无施。汉最近先秦,固已殊淳漓。胡部何为者,豪竹杂哀丝。后夔不复作,千载谁与期?

        不仅仅是文章,名画亦是“妙手偶得之”,如果安忆没有遭遇那人生之中最低谷最磨难的经历,她就无法体会她即将要画的《竹石图》的精神,哪怕她对清代著名书画家、“扬州八怪”之一的郑燮郑板桥先生的那首《竹石》已经熟得不能再熟,翻来覆去都不知道背了多少遍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难道是没有遭遇过打击一生顺利的作者能写出来的么?能体会到那种被“千磨万击”的感觉么?

        而徐礼永老师对安忆的喝骂,更是刺激到了安忆,在记忆之中,徐礼永一开始收安忆做自己的学生时,不知道有多和蔼亲近,像是发现了一块绝世瑰宝,但那段时间实在是太短了,短到在长时间的学画过程中,都可以完全忽略掉的地步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那短短的温馨记忆,却一直让安忆铭记至今,她总觉得,只要自己让老师满意,就一定可以再次被那样和蔼的态度来对待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哪怕安忆费尽心神达到徐礼永的要求之后,却也不会得到任何表扬,只会说一句“不差!”,接下来的要求就更高,但这也让安忆始终充满了动力和目标,一直向上向上向上!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她对自己的老师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,因为她发现,自己的绘画水准始终在飞速提升,达到了一个常人都难以想象的地步,就像之前她说江子墨的国画,不过是她小学时的水准,这就是在实话实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